第541章 做点小买卖
,也很枯燥。
大家最后只认为,目前国内的生产力已经稳站第一梯队。
甚至有一部分人认为有能力和第一掰手腕。
至于谁输谁赢,真不好说。
毕竟航空工业这玩意儿,对于双方来说都是绝密,信息的获取难度很高。
所以最后尚武总结发言。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我们的合理的位置是保二争一。”
“在这个定位之下,对于我们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
“因为大家至少都是在同一起跑线差的不多。”
“这就要考虑战略眼光的问题。”
“这一代,我们可能持平,下一代,我们略胜。”
“下下一代,我们必赢!”
“所以诸位,未来的战斗机,才是确定优势的重点。”
“六代机方面,南北飞都已经有确定方案了,搞得都很好。”
“现在就看入列成战力怎么样分配了。”
“我现在更关心下一个代际,也就是普遍认为的七代。”
“你们手里的预研成果怎么样?”
话音落下。
南北西飞都在踊跃举手。
按照国内的管理,六代亮相,七代差不多就要开始试制了。
三家公司拿出了六个方案。
各有所长,概念也很超前。
但是在三家公司阐述之后,尚武的表情并没有很明朗。
“概念是很多。”
“去个垂尾。
“优化个隐身。”
“强化一下信息感知。”
“想象力在哪里?”
尚武知道三家公司的难处。
毕竟随着国力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大家离天花板越来越近。
再想造出像五代那样振奋人心的产品,是不可能的。
但这并不是停滞不前的理由。
讲道理。
尚武觉得这些公司提出的方案,改吧改吧,在五代机上也能实现。
何必要大费周章,搞出另一代呢?
“战斗机,无非是这么几个维度。”
“速度、隐身、载弹、信息感知。”
“但并不是把这四个维度拉满,就是未来的战斗机了。”
“我们缺的不是数值,是新的方向。”
把速度拉满,为的是突防。
把隐身拉满,为的还是要突防。
再加上个载弹量拉满,考虑杀伤。
那我上战略导弹不行吗?
一样能突防,一样威力大,上限甚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