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文物贩子在唐朝

首页

第三章 山水薄意

好处,只怕根本都没想过。但是要他开口去卖卢鸿教的东西,总是觉得不好张口。他却不知道卢鸿现在不缺吃穿花用,自然不理会这些。要真是让卢鸿开张做买卖,只怕十个奚老大也卖不过卢鸿。

次日,卢鸿和卢祖安说了一声纸笔之事,卢祖安也不为意,无可无不可,既然卢鸿说了,便告诉卢安及黄晖一声。至于如何定价分成等事,他也懒得管,直接要卢安黄晖,与那奚老大商量便了。

卢鸿自见了那歙石之后,念念不忘。此时得闲,一时技痒,选了一块雁湖眉,自己动手,制起砚来。

所谓雁湖眉,乃是小眉纹,聚集成群,印痕相接,如人字倒置,形如一群鸿雁,落聚湖边,形成群雁栖湖之像,乃是歙砚眉纹中的佳品。

卢鸿选的这块雁湖眉,是想做成一方山水砚。以往做的端砚,多为规整砚式,素面朝天,偶尔在边上有些许博古纹饰,器形端正大方;用易水玉带石做的花式砚,器形也多是规整的,只是利用不同石层的不同颜色,以一种颜色为底,一种颜色为面,做出那剪纸般的图案来。而此次用雁湖眉子做的山水砚,却是利用眉子的形状,以及石上纹理,制成了薄意山水。

薄意这种雕刻方法,本是后世雕刻寿山石发明的。因为寿山石中名贵品种,价值高昂,若深雕细刻,损耗过大,便有那艺人采取极浅薄的浮雕,形成薄意。其雕刻层薄,富有画意,典雅精致,颇受世人喜爱。

以前如端砚那种传统造型的砚式,卢鸿年纪略小,力气有限,雕刻起来异常费力,因此少有动手的时候。这次这方随形的山水薄意砚,以浅雕为主,敲铲用得很少,不象其他砚形那般费力,用了半天,即告完工。卢鸿找了块当石来,自己动手,细细打磨一过,又给砚堂开过锋,以清水涤去石粉。最后拿起刀来,在砚侧刻下范阳卢鸿的铭记。他拿着这方砚,端详一下自己这件作品,感觉也是颇为满意。

正在端详,忽然听到耳后有人说道:“公子此砚,正所谓鬼斧神工,天成之作。此砚既出,只怕天下再无砚可以言之。”

卢鸿回头,正是奚老大。此时他眼睛紧紧盯着自己手中这方山水砚,正自摇头赞叹。想来便是适才制砚之时过来的,自己全神贯注于手中砚上,竟然未曾发觉。见他如此称赞此砚,心下也自高兴,便将手中砚交于奚老大细观。

奚老大将这砚接过来,反反复复赏玩再三。卢鸿这方砚,并未如其他砚式一般为规整的形状,而是保留了原石的基本外观。那外部石皮等,也大多未磨去,若不经意中粗粗一看,还道便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卢鸿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