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4章
据陈远喆所知。
这个天天系,依赖于内部严格的保密机制、公关团队、以及媒体控制等手段。
这才得以长时间隐形。
规模庞大,但老百姓知道的却不多。
当然,这或许是他们自己了解自身的情况。
毕竟夜路走多了,总是会害怕的。
“其实有一点,我还是挺佩服的。”
“能让你佩服的事情可不多。”
“天天系的手段,的确老辣,我曾听说过,他们内部对于咱们华夏资本的评价。”
“说说看。”
陆一鸣此时明显也来了一丝兴趣。
陆一鸣倒是也想知道,上一世,这个从无到有,打造起万亿帝国的家伙。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他们把如今的国内的产业结构状况比作是摩根时代的鹰酱。”
“你的意思是,在他们的眼里,国内各行各业都呈现出“小、散、乱、弱”的局面,厂商林立,恶性竞争,市场秩序混乱?”
“就是这个意思。”
“嗤。。。”
听到这个答案,陆一鸣也是嗤笑出声。
明明是自己违规,却是硬要将责任归咎到时代的发展。
典型的利己主义者。
近两年,成立了计算机信息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科贸有限责任公司,资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问题是,这些公司的注册资金并不多。
“典型的小博大。”
“100万注册资金,旗下百分百控股的企业,资产却是达到了100亿以上,这么明显的漏洞,有关部门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他才能逼迫你,不是吗?”
“我。。。”
陈远喆:好吧,自己这一次是真的长见识了。
说实话,陈远喆也从侧面了解过天天系的底细。
一开始,陈远喆还以为,其背后的人,至少也是四九城的顶级衙内。
要不然,还真没有这样的门路。
只不过,国家已经下令,严打干部家属进行各类投资。
就是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
而且,这一次的打击力度可不小。
就拿郑老二来打比方。
为了这个政策,就算是背靠郑家的郑老二,也从明处转到了暗处。
成为了公司的顾问。
甚至到了最后,就连顾问的位置,都不干了。
从这里也能看出国家整治的决心。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顶风作案?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