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荒年女县令,带家国走向繁荣

首页

第973章 村小是非多

车厢内,二人各坐一侧,河生不敢看沈筝,沈筝却毫不掩饰地打量着他。

相貌生得不错,个头在男子当中也算高,尽管穿了件粗布短打,看起来依旧端端正正。

“你说你姓殷?”沈筝缓缓开口,“殷这个姓,好像不太多见。”

“我养父姓殷,是东陶村人,三年前去世。”殷河生虽然低着头,但声音很清晰:“沈大人,抱歉......”

见他直接将事情挑明,沈筝便也打开天窗说了亮话,“没什么好抱歉的,聪明人有聪明办法,笨蛋有笨蛋办法,只要能维护自己的权益,就都是好办法。你和魏老汉他们事......说说吧?”

殷河生没想到,她的心胸真如传闻中那样宽广。

如此一对比,自己就像偷钻米缸的老鼠,一点都不讨喜。

紧接着,他讲述了东陶村的故事。

虽然东陶村距离上京有一段路程,但若要硬算,也称得上是“京畿地贵”,毕竟这一片地统称“京郊”。

与“人多是非多”一个道理,“繁荣”的小村子,排场与算计也多。

“房里正,是在六年前当上东陶村里正的。”殷河生面露回忆,“像东陶村这种没有氏族的村子,里正竞争很是激烈,并不是谁资历老,谁就能当里正。从我记事起,历任里正都出自富户,并且都与京畿衙门有些来往。”

沈筝闻言点头。

京郊这一大片地界,有专门的管理部门,就叫“京畿衙门”,别名“京县”。

京畿衙门直接隶属京兆府,不同于普通衙门,在整个大周,也有且只有一个——大周都城在哪,京畿衙门就设立在哪。

地域上的特殊,也注定了京畿衙门的不凡,而衙门下辖村落的里正,手中权势也就跟着大了起来。

这人吧,权势一大,也就跟着飘了。

根据殷河生的描述,自房里正上任以来,借“京畿地贵”之名强占过不少民田,出过好几例“有田者无税,无田者缴税”的情况。

很不幸的,他殷家就在其中。

和殷家一起当倒霉蛋的,还有杜、魏等人家,这些人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家中没有青壮年劳动力”。

没有“青壮年劳动力”,等同于没有耕地能力,用房里正原话来说,就是“地给你们都是糟蹋”。

“青壮年?”沈筝端详着殷河生,“六年前的你,也算青壮年劳动力了吧。”

在普通农户家中,孩子十岁开始下地,都人嫌晚。

殷河生苦笑摇头,“我是父亲捡来的,一直没能求得户籍,但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